日前,浙江省教育厅向浙江省人大代表丁杭缨作出《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杭111号建议的答复(家庭教育)》称,《关于在浙江省推广“父母持证上岗”的杭州上城经验的建议》收悉。
家长也要“持证上岗”?育人先育己——父母尤其不例外。随着社会的变迁,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,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亟待“补课”。譬如,要学习如何与孩子沟通——现实中,亲子之间缺乏情感表达和相互感知,并不鲜见;要学习如何科学养育——从婴儿期开始,不少家长就把养育问题推给各种社会机构,自身却长期缺乏能力建设。
尽管家长持证上岗颇有必要,但人们对其看法不一。其一,有人认为家长“持证上岗”实在是笑谈。其二,有人担心持“证”的含金量。其延伸问题是,如何科学评判持“证”的价值?培训家长到底有没有科学的方法?其三,有人担心家长负担过重。有人说,这会不会演化为新一轮的“拼爹”?
可见,推动“父母持证上岗”,改变社会认知是关键。对第一种看法,笔者想说,家长“持证上岗”可不同于通常讲的职业准入。对孩子来说,父母虽然是法定监护人,但未必是合格的监护人。没有坚持不懈的学习提高,没有与孩子共成长的理念,家长更难以称得上优秀。而后两种看法归结起来都指向评价机制的问题。对家长学校的教学质量,如何评价?对家长的成长进步,又如何评价?尤其对家长来说,提升家庭教育水准,知行合一才是痛点,跳出“纸面”才是难点。这意味着,家长“过关”拿证,不应受制于应试思维。此类考核评价亟须创新。
从杭州市上城区先行先试的经验来看,该区依托移动学习平台,整合区域社会资源,开设线上课程,引导家长通过智媒体完成学习和积分。积分达标的家长会被授予不同等级的“家长执照”。在此过程中,无论家庭环境,还是社会氛围,都有提升。由此可见,破题的关键在于善用互联网思维和平台优势,建立政府、学校、家庭、社会协同发力的家庭教育联动体系,线上线下开展面对面实践。唯有持续不断的创新,方能重塑社会认知,不断把家庭教育变革引向深入。
文/广州日报评论员 杨博
图/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 杨耀烨
广州日报·新花城编辑 胡俊
上一篇:杭州临平粉面小吃重庆小面培训
下一篇:杭州采耳培训班